陶行知有这样一个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被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上述案例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哪项原则?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上述案例中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陶行知先生通过四颗糖果的奖励循循善诱,通过奖励与说理,一步一步地引起该男生的改变,使其主动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符合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
陶行知通过合理运用德育的原则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改正。
(2)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有: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