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丁老师访谈学生及家长的记录片段:
丁老师:你觉得现在学习任务重吗?
学生冰冰:总的来说还是挺重的,我的课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回家后还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
丁老师:你平时自由活动的时间能自主支配吗?
学生冰冰:很少有自由活动时间,更谈不上自主支配了!
……
丁老师:你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管得多吗?
冰冰母亲:你也知道,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很大,为了上好的大学,我会督促孩子完成各科作业,还让她去学一技之长。
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你考虑过孩子的学习兴趣吗?
冰冰母亲:我较少考虑她的兴趣。我觉得兴趣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旦有了成绩,自然就会产生兴趣。
丁老师:孩子跟你叫过苦吗?
冰冰母亲:说过,但我觉得,只要学习就比瞎玩强。
(1)根据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谈谈你对访谈内容的理解。(5分)
(2)人本主义所倡导的意义学习有何特点?(5分)
(3)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者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育活动?(5分)
(1)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因而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使人得到完善和发展。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而要想最终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材料中,冰冰母亲只重视督促学生学习知识和做作业,学习之余还要安排孩子学习一技之长,只想着把孩子的时间计划的满满的,不在乎冰冰的兴趣爱好,认为有了成绩,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不利于促进冰冰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综上所述,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罗杰斯认为学习可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对未来行为方针选择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四个特征包括:
①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
② 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③ 学习是渗透性的,即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④ 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直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3)人本主义关注对学生个人潜能和价值的完整的发展,并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由学习。对于现代教育者而言有诸多启示:
① 教育目标上,要重视“自我实现”的目标和培养“知情统一”、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特个性为出发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挖掘自身潜质,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将人的情感与认知进行有效的组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② 在课程编制和实施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与操作。因此在课程的编制以及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以点拨、启发、开发和培训学生为基本目标,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有探索发现的动力,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彰显人的创造性作用。
③ 在教学观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重心,在此基础上,传统的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也将被以启发式、激励式的教学活动所取代。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无结构、非指导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教学情景设置、“真实问题”案例的提出等,为学生营造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氛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
④ 在教师观上,课堂的主动权应从教师的手中传递到学生的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他必须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课堂模式和内容的新变化并不代表着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精神的教师,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质。
⑤ 在学生观上,应该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充分尊重和考虑每一位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质和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附属地位到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还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⑥ 在教学评价上,要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首位,把他人的评价放在次要位置,原因在于以个体为主体的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教育者应当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不仅关注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坚持树立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重视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