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正在给初一学生上体育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但经过几次讲解示范后,还有一半的同学掌握不好。就在张老师又一次给学生示范时,不知谁一声尖叫,使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大多数同学拥上前去围观。张老师一看,只见一个男孩趴在地上用手戳一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的调皮鬼李贺吗?体育课上他就从来没有老实过。张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转念一想,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一样吗?这时,张老师顺势引导学生——
“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跳的?”
同学们睁大眼睛,都在认真地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张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它起跳后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回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张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的身体全部展开了。”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起跳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左右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跳 跃动作试一试呀?”
“想!”同学们齐答道。
同学们模仿着青蛙跳跃的动作,使劲地练了起来。由于他们领会了要领,很快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
张老师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10分)
结合材料,材料中体现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以及练习法。
第一,张老师运用了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立定跳远的要领,多次对学生进行讲解,体现了讲授法的教学方法。
第二,张老师运用了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为了更为形象的向学生传授要领,张老师自己进行了多次的示范讲解,在这里运用了演示法的教学方法。
第三,张老师运用了参观法。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因为出现的一只小青蛙,课堂变得热热闹闹,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青蛙吸引住了,这个时候张老师运用自身的教育机智,及时转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小青蛙的跳跃进行参观了解。
第四,张老师运用了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参观小青蛙跳跃的同时,张老师让同学们展开积极的讨论,加深跳跃的认识和了解。
第五,张老师运用了练习法。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在了解完立定跳远的基本要领之后,张老师让同学们进行积极的练习,在练习中巩固知识,这体现了练习法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在这节体育课中,张老师首先主要通过讲授法和演示法来向学生传授新课,在突发的变化后,张老师运用自身的教育机智,及时转变了教学方法。将讨论法,参观法,演示法以及练习法相结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青蛙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同学们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