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四种动机冲突的区分

发布时间:2020-02-22

  动机冲突(又称心理冲突),这是指个体在某种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一个或多个所向往的目标,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排斥的动机,使的个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难以决定取舍,致使行动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在我们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考的就是动机冲突的四个类型,分别为:

  一、双趋冲突

  1.含义: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即所谓的“两者都想要,只能得其一”。

  2.例子

  ①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②忠孝两难全。

  3.解析:以上两个例子都是想得到两种目标,但是只能选择其一。(注意:是两种目标对主体产生的影响)

  二、双避冲突

  1.含义: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即“两个都不想要,但只能不要一个”。

  2.例子

  ①进退维谷。

  ②前有狼,后有虎。

  3.解析: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两种目标都不想得到,但是却还必须选择其中一个。

  (注意:是两种目标对主体产生的影响)

  三、趋避冲突

  1.含义:同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即“一个事物既想要又害怕得到”。

  2.例子

  ①高考后,学生想要报考名校,又害怕竞争太激烈。

  ②女生爱吃糖又怕长胖。

  ③临近考试,学生想要出去玩,又害怕成绩考不好。

  3.解析:以上三个例子,都是对于同一件事情,既想得到(吸引力)又害怕(排斥力),所以是趋避冲突。

  四、多重趋避冲突

  1.含义:对含有吸引力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2.例子:

  ①有些人为了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住房条件,尽管工作和生活环境不适应,但还是想换一个新单位工作;与此同时,又考虑到留在原单位工作,尽管收入、住房条件差些,但却有习惯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适应了的人际关系。

  ②开学之初,一个大学生想选修一些有吸引力的课程,但又害怕考试失败;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但又害怕耽误时间太多;想参加学校的公共协会学习公共关系学问,但又怕不能被接受而面子上不好看。

  3.解析: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都是建立在趋避冲突的基础上,是多个趋避冲突的组合。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