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课堂存在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2-28

  (一)课堂上无意义的问答。

  问题:“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对策:教师在采用问答法的时候,应该做好提问的准备,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准备好问题的顺序,以及预测学生的答案,做好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学生真正的思维过程,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但注意问题不能过难,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当问题提出之后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找到问题真正的矛盾所在。同时做好总结归纳,使学生的知识成体系。

  (二)把自主变成自流。

  问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

  对策:在进行读书指导法教学或者自主探究的时候教师要给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找教材关键词的方法。在学习完成之后要求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辅导。

  (三)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问题: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对策:合作学习要要求学生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有其相对应的工作,不能忽略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求学生记录每个人的想法,最后在小组交流汇报的时候教师随机挑选学生来进行汇报,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来。给学生一些紧迫感。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归纳总结。[page]

  (四)探究的泛化。

  问题: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在实验区的一些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对策: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资料收集是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体现。采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上网查询、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尝试思考、分析问题,学习进行对比分析、寻找规律分析、观察发现新现象、新情况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分析方式。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申探究活动 ,认真思考和设计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的框架问题,要有明确的研讨思路,问题准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分析、研究的行为方式要有吸引力,学生要有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进行思想碰撞,使学生的探究行为有质量。

  (五)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问题: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对策: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完全通过讲授实现的,往往要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去体会、体验,领悟,通过较长时间的熏陶、潜在的积累而获得。学生需要参与一定的任务和活动感知一些东西,在感知的基础上体验,最后再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发挥学生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态度和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至上。

  问题:学校管理至上,学校管理需要全力,没有权利学校会陷入混乱之中。但是,学校的权利是建立在学生学校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强调领导的,专家,教材。对权利的崇尚降低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学校的权利只能服务于学校培养人”的原则所背离。

  对策:只有有权人给权利小或没有权利的人服务,才是真民主。只有有了为师生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付出行动,学校的事情多而杂,靠校长一人做是永远也忙不过来,必须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七)形式主义泛滥。

  问题: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也起这稳定教学秩序,提供教育质量的。但是一味的按“章”办事,忽略了学校所管理的是活生生的人这一特点,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很多学校进行教研和教师进行公开课,都有着走形式主义的嫌疑,当有人来参观时,则搬出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但当领导或者参观者走了之后,不少学生都反映课堂又变回以前的满堂灌,作业繁重的情况。

  对策:管理好学校为师生服务是领导者的职责,领导和师生同为学校的主人。管理的过程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平等互动的过程,广大师生,尤其教师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需要得到尊重的心理很强烈,这就要求在对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管理时,必须放下架子,平等对话,虚心请教。迎得了师生的支持,工作才能得到落实,也就为反对形式主义消除了一大思想障碍。要克服形式主义就要先拔掉个人主义这个祸根。对个人主义既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加以抵制,还要在制度上给以限制,通过完善民主监督让个人主义的形式主义失去活动的空间。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