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为多见。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7)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同步练习】
1.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考试焦虑
D.课堂焦虑
答案:C
2.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
A.3~5岁
B.5~7岁
C.8~10岁
D.12~13岁
答案:C
3.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答案:C。
4.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