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动画表现形式、动画制作的过程,熟知动画造型特点,并根据掌握动画造型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动画的表现形式、制作形式,学习“动漫”造型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画欣赏和制作提高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动画造型特点及造型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小故事,创作单页动漫角色或分格式连环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粉颜色与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教师播放多个动画片段,请学生回答自己喜欢哪一个动画片段,以及喜欢的理由。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神奇可爱的动画》。
活动二:赏析作品,分析特点
(一)了解动画
1.动画表现形式
①利用课件出示动画形象,并讲授动画原理:动画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通过连续展示一系列画面,造成视觉形象变化的图画艺术。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动画图片,并提出问题“动画最常见的类别以及表现形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动画常见的类别有手绘动画、电脑动画及利用木偶、剪纸等制作的动画;表现形式有三维动画和平面动画。
2.动画特征
动画与漫画的手法十分相近,动画主要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幽默、夸张和富于幻想。
(二)小组合作,欣赏、讨论动画造型特点
1.动画特点
①根据收集感兴趣的角色造型,分析其外形比例,不同角度、表情变化采用了怎样的夸张变形手法?
学生总结:造型简洁夸张;色彩单纯鲜艳;形象拟人。

②简单手绘,或利用电脑绘制某人、某动作的一组基本动作连续图,感受动画的视觉原理。

2.制作动画的形式
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动画是依赖人眼的视角暂留现象制成的。将一组略有不同的画面,以每秒15~24张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眼前,就形成了动作连贯的精彩动画。
②当今制作动画更多是采用了各种电脑软件,其中Windows Movie Maker这套电脑软件能方便快捷的制作动画。提问:“大家知道哪些传统制作动画的形式?”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合作回答,教师总结:
a.圆盘动画。是由固定在一根轴上的硬纸盘构成,纸盘上绘有连续动作的画面,用手旋转纸盘,就使静止的分解图像产生了动感。
b.手翻书动画。是由一系列绘在纸上渐变的画装订成的一种书,当快速翻动书页时,产生一种动作的变化或形状的变化。
c.抽拉框动画。是先制作一个取景框,当连续动作的画面被抽拉经过取景框时,就产生了动感。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教师演示
根据小故事,示范分格式连环画,讲解要领:
①确定故事情节。
②简练概括人物线条、动作、色彩。
③完善,注意故事情节连续性。
(故事情节可以自由大胆些,依据自己的喜好决定。允许学生局部模仿尝试练习。)
(二)课堂练习
1.根据感兴趣的科学小故事,手绘或电脑绘制一个单页的动漫角色造型;
2.根据一段小故事,创作一份分格式连环画。注意画面简练,连续感强烈。
二选其一(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小结拓展
(一)学生展示交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故事情节及动画表现形式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二)小结拓展
1.复习动画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
2.将你制作设计的动画形象用讲故事的方式给自己的家长说一说。
五、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