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小学数学《认识升》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3-16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认识升》。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质量、时间、面积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的又一类量,对丰富学生认识量及其计量单位是十分有益的。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生活经验。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进行讲授。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和实验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 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容量单位升,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教学难点是:感知1升有多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罐等物品。提问:从商标纸上,你知道这些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

  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代表的是什么呢?

  引出课题《认识升》。

  这样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饮料瓶、罐等物品,通过交流切入新课学习,自然贴切,活泼生动。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首先是认识容量。

  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近的冷水壶。先让学生比较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一些,哪一个能盛的水少一些。

  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汇报,讲解:两个玻璃杯,如果某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一些,我们就说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某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少一些,我们就说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

  再让学生观察两个冷水壶。

  提问:你能看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

  让学生进行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会进行演示:把其中一个冷水壶装满橙汁,倒人另一个冷水壶。

  提问:你发现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小?你是怎样想的?能再找出两个容器并比较它们容量的大小吗?

  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自己小组里的冷水壶,指出各组冷水壶的大小相同。

  提问:你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容量?

  启发学生用纸杯量一量,看看能盛多少杯。

  学生用自己小组的杯子动手测量,并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发现各小组倒的杯数是不一样的。

  追问:同样大的冷水壶,里面装了同样多的橙汁,各小组倒的杯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说明: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从而引出认识容量单位“升”

  出示例2的情境图,提问:观察这里的一幅图,想一想这些瓶、罐或桶分别是用来装什么的?水、油、饮料等物体都是液体,计量这些液体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比较容易发现,上面都是写的“升”或者“L”。

  提问:你在哪里还见过“升”?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举例,加深对升的理解,从而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接下来是认识1升有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提问: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

  出示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相应刻度线表示的含义。并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从里面分别量出正方体容器每条棱的长度。

  我会进行演示:在量杯里装1升水,再把水全部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从而指出:从里面量,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容器入手,通过观察发现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再通过操作和演示、观察和比较,感知1升有多少,初步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个空的纸杯,从量杯里倒出一杯水,让学生看看倒出一杯水后,量杯里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计把1升水倒入这样的纸杯中,大约能倒几杯。

  找同学演示把1升水倒入纸杯的过程,并说说上面的估计对不对。

  巩固练习,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展开,突出了学习重点。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练一练。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进一步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部分,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