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认知学习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20
 

  一、理论要点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2、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

  3、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

  二、代表学说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a.主要观点: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b.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2)完形派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知-发现说)

  (1)布鲁纳学习观

  a.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b.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 2)教学观

  a.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b.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学习分类

  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a.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质性的联系即指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内在联系而非任意的联想或联系。

  b.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和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

  ①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② 主观条件: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 向性;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 义。

  c.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3)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

  a.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b.接受学习的心理过程: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然后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从而清晰的区别新旧概念,并在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c.影响因素: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而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3)学生观。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上一篇:学习动机

下一篇:联结学习理论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