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教师素养

发布时间:2020-03-23
 

  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起到什么作用

  (1)两种不同的规律: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传统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心智发展全仰仗教师,为此,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现代教学理论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教师对学生不应横加干涉,他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它,只能顺应它。

  (2)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否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应具有那些专业素养

  (1)教师的专业知识:本位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

  (2)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交往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3)教师的专业道德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树立教育民主观,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其次,学会欣赏学生,树立多元智力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激励学生,以宽广的胸怀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

  四、语言表达能力有那些具体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口语表达能力。其二,书面语表达能力。其三,体态语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大量的是口头语言,对此要求应更严更高。教师的口头语言,首先,要求准确,要发标准音。选用词汇要科学,通俗易懂。词句要完整,系统连贯,逻辑性强。重点突出,观点鲜明。其次,要求语言具有教育性。教师说话要富于情感。最后语言表达要具有艺术性,要富于表情,抑扬顿挫,语调语速适当,并以手势和姿势辅助说话,使之生动有趣,富于幽默感。要依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话语,语气和语调,一达到语言表达的理想效果。

  五、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如何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

  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应该遵循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达到正面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学生冲突或突发事件,第一,要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责任感。第二,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教师在临场时应善于发现、及时捕捉学生在现场表露出来的积极因素,加以引导和激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引发以炽烈热情,化为积极的行动。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所持心态的不同,处理方法的不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处理和解决偶发事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对症下药。

  六、谈谈你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认识

  (1)爱岗敬业。教师劳动是十分高尚的劳动,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教师为祖国现代化事业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体现。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和理解学生,对学生充满热切的期盼,才能与学生和谐相处,促进学生的发展。

  (3)团队协作。教师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注重团结协作。

  (4)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

  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经验阐述教师应具有的教育理论知识与能力

  (1)本位性知识。本位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

  (2)条件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3)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程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说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4)文化知识。教师理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八、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经历了那些基本阶段?每一阶段有哪些基本特征

  (1)生存关注阶段,是指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关注的是“我能行么?”尚难以过多的顾及学科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2)任务关注阶段。随着教学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专业上,由关注自我生存,进而更多的关注教学上来,由关注我能行么进而关注我怎么行

  (3)“自我更新关注”阶段。这一阶段,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转移到了教学专业发展自身,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九、教师劳动具有那些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长期性

  十、教师专业化应具备以下那些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

  (3)具有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

  十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那些转变

  (1)教师的教学角色:学生学习的灌输者和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

  (2)教师的交往角色:由交往的者向学生的引导者、对话者、合作者转变。

  (3)教师的课程建构角色: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决策者转变。

上一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课程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