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28
 

  一、华生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的创始人。华生所谓的行为,是指有机体所说的或所做的,是能直接观察到的。所谓的刺激,指的是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东西以及各组织所起的种种变化。所谓的反应,指的是有机体(动物和人)所做的任何动作。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的,不存在心理、意识的中介。主张用条件反射来解释习惯养成的问题,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他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他的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小试牛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强盗。”这是(B)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解析:此题选B,这是华生的名言,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桑代克将一只饥饿的小猫放进迷箱(如上图)中,把食物放在笼外可望不可及的地方,然后观察并记录小猫在笼子中的表现。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只饿极了猫会怎么做呢,它会上窜下跳,在笼中乱抓、乱咬、乱跳,想打开笼门,吃到食物。猫在一系列盲目、紊乱的行为之中,偶然碰到了开门装置,神奇的事发生了,迷箱笼门打开,猫吃到了食物。经过多次这样把猫放进迷箱再逃出来重复的操作,结果发现,猫在迷箱中盲目、错误的动作在逐渐地减少,以致最后一次将猫放进迷箱,它立刻就能按压杠杆打开笼门逃出来吃到食物。由此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2)尝试——错误学习定律

  

 

  

 

  

 

  【小试牛刀】

  1、小明在学校和别人打架,影响恶劣,校长给予他开除学籍,留校察看的处分,可以用行为主义的(C)的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解释:校长给予小明处分,给予/呈现刺激,就都是正的,那到底是正惩罚还是正强化呢

  这里有小明和校长的行为,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主体的行为,主体是小明,小明在学校里和人打架,得到了处分,那小明为了不要这个处分,就不会再打架了,打架行为频率下降

  综上,是正惩罚。

  2、王老师上课时,小明经常在课堂上做鬼脸,做些小动作,影响正常的授课秩序,老师每次都停下来对他进行批评,结果小明玩得更欢了,小明的行为变化可以用(A)的观点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解释:老师都会停下来对小明进行批评,在我们眼里批评可能不太好过,但是对小明来说却是个愉快的刺激,他做这些动作就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老师停下来对他批评,反而达到了目的,很开心。老师就是给小明呈现了一个刺激,是正的

  小明玩得更欢了,说明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了

  综上,是正强化

  3、小明上课时老是做鬼脸来吸引同学们和老师的注意,但是每次做鬼脸之后,老师也不批评他,而是正常的授课,久而久之,小明觉得没意思了,就不再做了( D)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