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教育心理学部分的一个重要考点,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重点考查每个阶段对应的特征,和一些标志性实验。而四个阶段中,前运算阶段是考点较多的一个阶段,需要我们详细分析。
皮亚杰把这一阶段称为“前运算”,是因为他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还没有获得能够进行逻辑思维的运算图式。
1.符号功能
前运算阶段的一个标志是符号功能的出现,即早期的信号功能,符号功能是指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的能力,如词汇或物体。就是儿童能够使用词汇表征自身经验,对不在眼前的事物进行思考和比较。与之相联系的,是皮亚杰的游戏理论。这时候,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大量出现,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幼儿经常假扮成另外的任务,在扮演的同时,配有一些过家家的道具,幼儿会将道具想象成游戏中的物体,比如把鞋盒当成摇篮。需要注意的是,若将道具拿走,象征性游戏就无法进行。
2.泛灵论
前运算阶段经常会出现泛灵论,就是将无什么物体赋予生命或者生命特质。比如,风吹来是给他降温的;如儿童说“你踩在小草身上了,它会疼得哭”。
3.自我中心
前运算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自我中心,就是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意识不到他人的观点,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这个特点的常考实验就是“三山实验”;“我走月亮走,我停月亮停”。
4.不可逆
可逆就是在心理上能逆转或否定某一行为的能力。这里常考的是皮亚杰本人做的实验,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就体现了不可逆的特征。
5.未获得守恒。守恒是指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但本阶段儿童由于受直觉知觉活动的影响还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他们在做出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比如:长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这里面常考的实验是“液体守恒”。当然,皮亚杰做了一系列的守恒实验,还有面积守恒,数量守恒,长度守恒等。
6.刻板性。此外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当注意集中在某一个方面时,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个方面,如儿童只能辨别自己的左右,不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