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知觉的几种特性

发布时间:2020-05-08

  知觉的特性是心理学知识点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是也是一个理解的难点。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知觉的特性具体怎么区分。

  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一、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知觉的选择性强调知觉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异。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写粉笔字,学生就会将白色的粉笔字知觉为对象,而将黑板知觉为背景,从而选择出粉笔字。生活中也有知觉的选择性的反面应用,比如军人的迷彩服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丛林中做好掩饰,避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对象和背景的差别不大,所以不能不容易选择出对象。

  二、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

  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觉对象本身的特性及其各个部分间的构成关系有关。更强调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到几组定律:

  1.接近律

  空间、时间上接近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图1所示,我们会把他知觉为三组正方形。

  

 

  2.相似律

  物理属性(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等)相似的客体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如图2所示,我们会把白色或黑色正方形知觉为三组。

  

 

  3.连续律

  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如图3所示,我们会把左边的图形知觉为一个整体,右边的图形知觉为两个部分。

  

 

  4.封闭律

  在知觉一个熟悉或者连贯性的模式时,如果其中某个部分没有了,我们的知觉会自动把它补上去,并以最简单和最好的形式知觉它。如图4,我们倾向于把它知觉为一个正方体和8个圆形。

  

 

  三、理解性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语词来标志它,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主要是强调加入知识经验的赋予事物意义。如图5所示,我们会认为这些黑点所组成的图形是一只斑点狗,是因为我们有知识经验积累,知道斑点狗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就只能认为它是一组乱码。

  

 

  四、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大小恒常性

  在一定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比如,同样的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因距离不同而改变着,但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人的大小却是不变的。

  2.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如图6所示,尽管这扇门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射形状各不相同,但人们看去都是长方形。

  

 

  3.明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恒常性。比如,两张白纸,不管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阴影中,它们都互为背景和对象,对光的反射比例始终保持不变,因而我们对明度的知觉也就保持了恒常性。关于明度恒常,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黑白灰”是属于明度的。

  4.颜色恒常性

  尽管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我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这就是颜色恒常性。比如,不论在黄光照射下还是在蓝光照射下,我们总是把一面国旗知觉为红色的。

  知识点梳理完,来做两道题检验一下吧!

  【考题演练】

  1.黑色的煤块在任何光线的照射下都呈现出和颜色,反映的是知觉的( )。

  A.颜色恒常性 B.大小恒常性 C.形状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答案】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明度恒常性。由题干的描述可知“黑色的煤块”不属于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的范畴,故排除BC。而明度恒常性主要包括“黑白灰”三种颜色,故选D。

  2.白色的北极熊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不容易被人发现,可以很好的隐蔽自己进而保护自己,这是利用了知觉的( )。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

  【答案】D。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的特点。选择性强调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差异,将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而题干中描述的白色的北极熊之所以可以很好的隐蔽自己,就是因为利用了对象和背景之间差异变小,不容易知觉出对象这一原理,而起到了隐蔽的效果。故选D。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