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揭秘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亦被称为感觉现象。在教师类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呈现。大致包括定义匹配和案例反选两大类。所以在该知识点的备考中,着重需做到两方面的备考,即熟悉定义,特别是通过关键词了解定义和结合具体案例举一反三,进行案例与规律名称的匹配。
二、要点解读
(一)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关键点】①刺激物;②持续作用;③同一感受器
【常见例】a.视觉适应:进出电影院;消防员戴红色眼镜;
b.嗅觉适应:进屋闻饭香,闻久不觉香;
c.皮肤觉:游泳池的水开始冷持续游冷的感觉变弱甚至消失;
d.痛觉:有保护作用,难以适应。
(二)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即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继时对比即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关键点】①不同刺激物;②同时\继时作用;③同一感受器
【常见例】a.同时对比:月明星稀、黑人牙白、鹤立鸡群等;
b.继时对比:先药后吃糖,糖更甜。
(三)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关键点】①刺激停止;②感觉暂时保留
【常见例】盯着太阳看几秒,会有红色的小点点;夜晚关灯后眼前依然有灯的形状。
(四)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关键点】生理机能间补偿(生生补偿);生理与心理机能间补偿(生心补偿)
【常见例】a.生生补偿:盲人耳聪;b.生心补偿:身残志坚。
(五)感觉的相互作用: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关键点】①一个刺激;②多种感觉
【常见例】a.不同颜色衣服带来不同心理感受,如红色热烈,紫色深沉;b.饭菜看起来香;
三、技巧点拨
针对五种感觉现象,前三种是考试的重点,亦是难点。做题中要想很好的区分,可以首先判断有无刺激物的作用,其次判断有几种刺激物,最后确定刺激物作用的时间特点,从而很好确定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