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遗忘的原因,各个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记忆痕迹衰退说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这种说法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一些物理的、化学的痕迹有时虽时间而衰退甚至消失的现象。
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情况下,未经注意或重述的学习材料,可能由于痕迹衰退而遗忘。但衰退说很难用实验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有些实验已证明,即使在短时记忆的情况下,干扰也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
2.干扰抑制说
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3.压抑说(也即动机说)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他认为这些经验之所以不能回忆,是因为回忆它们时,会使人产生痛苦、不愉快的情绪,于是拒绝它们进入意识,将其存储在无意识中,也就是被无意识动机所压抑。只有当情绪联想减弱时,这种被遗忘的材料才能被回忆起来。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遗忘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例如,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致使一些学过的内容,怎么也想不起来。
压抑说考虑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这是前面两种理论所没有涉及的。因此,它尽管没有实验材料的支持,也仍然是值得重视的一种理论。
4.提取失败说
代表人物:图尔文。有的研究者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例如,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实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提取失败的现象提示我们,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全或无”的问题。如果没有关于某一件事的记忆,即使给我们很多的提取线索我们也想不出。但同样,如果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我们也无法想起曾经记住的信息。这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中找一本书,我们不知道它的书名、著者和检索编号,虽然它就放在书库中,我们也很难找到它。因此,在记忆一个词义的同时,尽量记住单词的其他线索,如词形、词音、词组和语境等,会帮助我们在造句时想起这个词。
以上就是关于遗忘的几种常见的观点,我们通过以下几道练习题再来巩固一下:
1.【练习题】我们常说的首应效应不受以下( )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兴奋 D.抑制
【答案】A.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生活中我们最先接受的信息总是记忆的相对比较持久些。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信息去干扰它,也就是没有前摄抑制。
2.【练习题】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现象,可以用以下何种理论来解释( )。
A.强化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提取失败说
【答案】D.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正是因为存储在我们大脑中的信息,没有一个合适的提示线索,故而提取失败。
3.【练习题】有些学生平时成绩较好,但一到考试,上了考场却总是因为太在意成绩而紧张,使得自己本来会的题目却不会做了,可以用以下何种理论来解释( )。
A.强化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提取失败说
【答案】C.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也就能恢复。上了考场紧张,典型的情绪受到压抑而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