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想象

发布时间:2021-01-18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想象这部分的考查方式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集中以下几种考题类型:①题干给出定义,进行定义反选;②题干给出例子,进行想象类型的选择;③分类以及分类依据的考查。在这些题型中又以例子考查为主。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想象以及不同类型的想象的定义要有所深入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一、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此定义我们应做如下的理解:

  第一,什么是表象,表象是指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例如,我们想起母亲的笑容,就是表象。

  第二,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础,即以记忆表象(储存在脑中的已有的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例如,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想象的分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

  定义: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产生地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关键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

  举例说明:①我们平时抬头看到天上的云,会不自觉地发现云很像某种小动物。②我们平时做的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它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③走神。

  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人在多数情况下,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活动。对于有意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定义: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关键词:有根据、自觉、创造性低。

  举例说明:①学生在听到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想象出壮丽的河山情景。②木模工人根据图纸想象出机械零件的形象。

  (2)创造想象

  定义: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关键词:独立创造、自觉、创造性高。

  举例说明:①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典型人物的创造。②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产品的创造。

  (3)幻想

  定义: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根据幻想的社会价值和有无实现的可能性,可以把幻想分为理想和空想。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关键词:指向未来、个人愿望。

  举例说明:①亿万富翁。②载人飞船。③少年儿童幻想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

  下面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单选题】张悦在阅读《红楼梦》时,根据小说的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王熙凤的形象,这是( )。

  A.幻想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此题中张悦借助曹雪芹对王熙凤的描述,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该人物形象,并不是其自身独立创造出来。故答案选B。

上一篇:小议晕轮效应

下一篇:想象的分类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