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思维的分类

发布时间:2021-02-03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思维的分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一般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可以考查思维的分类标准,也可以考查根据某一个分类标准具体划分为哪几种思维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给出具体事例判断其所属的思维类型的方式进行考查。所以本文将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整理,并辅以相应的习题,以便各位考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思维的分类这一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例如: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做数学题会通过扳手指这样的动作帮助自己进行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例如: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比如头脑中苹果形象的相加来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属于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例如: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就已经可以直接通过概念来理解相应的知识内容了,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方式就属于抽象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的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例如:顿悟和灵感就是典型的直觉思维。

  2.分析思维是经过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例如:病人看病经过各种仪器设备的检查,经过专家的严密分析后,得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分析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换句话说,聚合思维就是聚合大家的观点,并从中选择最恰当、最合理的观点的过程。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最优解就是聚合思维的体现。

  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比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和我们平时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是属于发散思维。

  四、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学生利用教师课堂中所教的知识原理解决课后习题属于常规思维。

  2.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鲁班根据茅草能够割破手指发明了锯子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练习题】

  1.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种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A。解析: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多种用途,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属于发散思维,同一题多解是一个道理。故本题选择A。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做数学题会通过扳手指这样的动作帮助自己进行思考,这样的思维方式是( )。

  A.直观动作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A。解析:扳手指是一种直接的动作,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借助扳手指这样的直观动作帮助自己进行思考,属于直观动作思维。故本题选择A。

  3.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可以分为( )。

  A.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C.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D.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答案】A。解析: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择A。

  4.思维可以划分为创造性思维和常规思维的分类依据是( )。

  A.根据思维的凭借物 B.根据思维的逻辑性

  C.根据思维的指向性 D.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

  【答案】D。解析: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思维可以分为创造性思维和常规思维。故本题选择D。

上一篇:思维的类型

下一篇:桑代克的试误说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