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班杜拉学习理论

发布时间:2020-01-20

  一、交互决定论

  在解释说明人类行为理论中,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反对简单的S-R联结,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认为在人类的行为学习过程中都是在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行为和环境是可以通过特定的组织而加以改变的,三者对于儿童行为塑造产生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性质。

  二、观察学习

  (1)概念: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

  (2)观察学习的过程

  班杜拉认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

  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征;

  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信念的反应模式;

  动机过程:则决定哪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3)强化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① 直接强化,即对学习者作出的行为反应当场予以正或负的刺激反馈;

  ②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即对榜样的强化也间接的强化了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观察与学习。

  ③ 自我强化,指儿童根据社会对他所传递的行为判断标准,结合个人的理解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正或付的强化。自我强化参照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班杜拉还比较了直接的外部强化和间接的替代强化的不同行为效果。就学习效果而言,替代性强化的作用优于直接强化。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成功与否,观察者比行为者本人学习的更快,特别是在概念技能方面。就学习动机而言,直接强化比替代性强化有更强的动机力量。

  三、自我效能理论

  (1)概念: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或主观估计。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2)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第五、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