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三观”包括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其一直是教招考试的高频考点,一般以全题型备考,其中又以案例分析为主。 那么,在考试中如何把这三观记下来呢,这里有些小小的口诀告诉大家。
首先,如何记住三观具体指什么呢?教学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教师的教,因此新课改倡导转变教师观;另一部分是学生的学,因此新课改倡导转变学生观。最后,教学当然要转变教学观。
其中,如何记住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教学观的具体内容呢?
一、教师观:“三者一开放”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发教师。
二、学生观:“两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教学启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并改进错误。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教学启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和责权的主体。
教学启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独立、自主、主动的学习。
三、教学观:“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