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把握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2)区别的把握
从基本结构看,陈述性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表征的意义,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程序性知识是对陈述性知识的应用,其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
‚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的相对静态的,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程序性知识的相对动态的,不太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
ƒ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往往是有意识的搜寻过程;程序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
④从学习速度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速度较快,能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或积累,但遗忘也较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程序性知识一般属于过度学习,因而保持比陈述性知识牢固。
(3)联系的把握
一方面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人们掌握的陈述性知识越牢固,越有助于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