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个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20年6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第5场)(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课程的其他定义。“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这一课程定义在北美课程理论中较为普遍。一些学者认为,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课程不再被看作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重要因素。( )
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能力的课程属于( )。
按课程类型来看,我国古代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与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属于( )。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曾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其中,在某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往往与文件的课程有一定的差别,这属于
( )既是学校教育的产物,也是科学技术发展与分化的产物,至今它在课程设置上仍是主流。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