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儿童认同父母,尊重父母的道德标准,主要满足社会期望,并开始将社会规范内化。此时儿童处于(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21年5月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发展的理论。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三水平分别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其中,水平二为习俗水平,儿童认同于父母,并遵从父母的道德判断标准。儿童主要满足社会期望,这时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价值教育作为道德教学的代表,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六种能力:沟通、移情、问题解决、批判、决策和个人一致。这一道德教育观点来自( )。
( )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能够激发与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道德培养过程中是最具有动力特征的因素。
我们要求公众人物严格自律,有污点的公众人物不能出现在官方媒体,因为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影响其对( )。
小丽是一个从小被抛弃、遭欺凌、从未接受过爱的孩子,小洁一直成长在充满爱的家庭,她们二人在“助人为乐”的社会规范中具有不同的体验。小丽对这一社会规范的价值认同存在着( )。
社会规范认同具有自觉性、服从性、稳定性的特点。(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