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奖励物;其次,应选择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强调外部奖励。(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7年8月26日辽宁省抚顺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小明很少主动帮助同学,除非他看到被帮助的同学对自己有利后,才会去帮助他人。根据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发展理论,小明最有可能处在( )水平。
人们对道德规范及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称之为( )。
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包括( )。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______、______。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