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它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之一。(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8年3月18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地市)
试题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因素有:(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其中,认知失调是指当个体的经验与观点和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的品德因素是( )。
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包括的发展阶段是( )。
态度的结构包含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和态度的行为成分,其中,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
海因兹偷药这一道德两难故事,问小明为什么偷药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会被警察抓起来,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识发展处于( )。
在态度形成的认同阶段,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最可贵的,不必教师监考,自己也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