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7年7月20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在编和非在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类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他提出四种能够改变行为的方式,分别是正强化、负强化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甲学生看到乙学生因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同时,甲学生因看到丙学生上课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避免迟到。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甲学生的行为是一种( )。
下列选项中属于合理使用强化理论的是( )。
所谓的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
按照巴甫洛夫的观点,“谈虎色变”属于( )。
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小明总是寻找各种机会搞恶作剧。开始老师总是批评教育,但效果并不好。后来老师和同学对于小明的恶作剧行为都不予理睬,结果他恶作剧的行为反而越来越少了。老师和同学这种不予理睬的做法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