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科尔伯格主张用“道德两难法”来促进学生的(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20年8月15日河南省新乡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科尔伯格使用的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通过儿童视角回答海因兹该不该偷药及其原因,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六阶段。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大约从小学低、中年级开始。( )
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
在“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要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如果他不这样做,别人会骂他的。”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
学习的态度由( )构成。
规范学习指的是学生获得一定的规范认识,并努力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起内部的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规范行为的养成是在社交活动中,经过教育、训练而形成的,它的发展并非一夕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