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初中语文《五柳先生传》答辩

发布时间:2020-05-12

  1.你为什么将重要的语言知识点讲解放在第二课时?这样不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吗?

  【参考答案】

  不会的。一般人在接受新知识上,关注两个新的方面是最好的状态,再少会显得课容量不足,再多便违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规律。于是我的安排是第一课时,将重点放在人物上,通过第一课时对字词障碍的清理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讲解,学生会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熟悉和认识;第二课时重点放在词汇和句式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字、词、句上的规则和语言现象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从字词句来感受文章主旨内涵会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在变化的项目中找到一个不变的,从不变的内容切入,学习变化的部分,这样才会减小学习难度。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现象不论多么不同,其所表达的内容却是一样的。于是对于文言知识的学习一定是要借助文意,从文意反推字词句的用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找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学生理解文言文语法现象。如此,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恰好为第二课时分析语言做了铺垫。

  2.回想下刚才所讲授的课文,说说你的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的教学目标是从三个维度设置的,知识与能力是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了解有关文言字词的读音及含义,如“嗜、辄、吝、褐、箪、汲、俦、觞、瓢、屡、娄、欤”;过程与方法是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关键词句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体会作者运用质朴、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思想志趣的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理解陶渊明的精神风貌。

  3.你是如何实现你的教学目标的?

  【参考答案】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从自己主题入手,在学生有所思考的基础上进入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朗读等方法来熟悉字词,了解大意。对字词进行示范讲解,这一部分结束,知识与能力目标就完成了。在第深入研读环节,我会从文章结构入手,对人物的兴趣爱好、家庭状况、思想志向分别进行分析和探讨,这一部分结束,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在课堂上我会进行情感升华,之后留对比阅读作业,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须对借由作者的多部作品、上课所讲以及自己查阅资料补充,较为立体地了解、感受陶渊明的思想追求和精神风貌,最终提炼出观点完成作业。至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完成了。

  4、除了文章的分析归纳能力,你认为本文的学习中还需要训练学生的哪些能力?

  【参考答案】

  首先,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性不但表现在所教授的知识包括字词句、成语、修辞的使用,阅读内容及情感的把握等等综合性知识,还在于口语表达、写作、阅读鉴赏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及提高。因此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是不能分开的。

  其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表现在日常的交际,学习、工作中语言的使用。为了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语文课程中能力的训练就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性体现在,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吸取中外优秀文化,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等等,若能力不及时进行训练,教师可能对学生问题的把握不够精准和及时,那么对于以上目标,就有可能高效优质地实现。这就要求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

  除此以外,还应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课上,除了从结构、主题句、关键词等角度理性的分析课文以外,还应注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从品词析句的角度去感受文本。同时在课堂的组织上,教师应注意将品析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开发学生的思维,多角度地切入,多层次地分析。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有所提高,审美能力才能跟着提高。

  最后,能力训练并不是要专门拎出来,而是可以渗透在知识学习中,抓住任何一个机会进行。比如每一次的课堂问答都是以视作一个口头表达的机会,训练逻辑思维和有条理地表达。

  5.请你说说如何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参考答案】

  首先,老师应创建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由教师权威变成互相尊重,由单纯的说教转变为多向交流,由严厉的批评转变成鼓励表扬为主。这样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的独立自主性,使学生乐于自主思考和探索。另外老师还应精心设计课堂任务,使任务具有引导性,可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和方向思考问题。

  其次,开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言是不能封闭起来学的,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中开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语言,增强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如学习《观潮》时,请学生结合地理知识,上网查资料,自己解释潮水的形成原理;学习《背影》时,请同学自己模仿一下父亲爬月台的动作,体验那份艰难;学习《爱莲说》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画一画,从画中观察莲花的与众不同之处,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高尚情操。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