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因课堂注意力缺陷、行为过度活跃、成绩中下、课余活动违纪等原因,常常被班主任、科任老师批评教育,并多次请家长到校沟通,但教育效果欠佳。父母因此十分焦虑,故求助学校心理健康老师。据了解,小杰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里有四口人,父母、外婆和小杰。爸爸是警察,教育严厉,讲究原则。妈妈是国企职员,对孩子严格,特别关注孩子的细节教育,当孩子不听话时,容易情绪化。外婆全面照顾小杰的生活,对小杰十分溺爱。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主抓学习,爸爸提倡快乐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存在分歧。
据老师反映,小杰入读小学后,适应能力强,能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但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的讲解缺乏耐性,即使面对有趣的动画或新颖的教学,他也只能坚持一会儿。大部分时间他总会玩学具,或主动与周围的同学玩耍,开小差,又易发生矛盾,常常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当老师发现后,他总会说不是他的问题,是别人的问题。
(1)对小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5分)
(2)针对小杰的情况设计一个辅导的方案来(10分)
(1)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征,多在 7 岁时就有异常表现,高峰发病年龄为 8 至 10 岁。多动症的表现:①活动过多。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②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不能坐定看一会儿电视,做作业做了一会儿又去干别的,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③行为冲动。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④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从小杰课堂注意力缺陷、行为过度活跃、成绩中下、课余活动违纪等行为反应可诊断为多动症。
(2)多动症的发病率约占学龄儿童的2%至10%,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对于多动症的儿童应尽早治疗。治疗多动症需要耐心、时间、爱心,同时配合药物治疗。针对这一案例,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案:
(1)进行差异管理。密切留意小杰每天在集体中的表现,本着“尊重与包容”的原则,多陪伴多指点。力争取得小杰的完全信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逐渐改掉小杰的坏毛病。
(2)帮助小杰学会沟通技巧。针对小杰常常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产生矛盾的行为可以适时找小杰谈心,让他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他的行为给同学带来的影响。其次,同时做好其他营同学员的思想工作,趁此机会引导同学们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让小杰体会到同学的接纳和关心。
(3)鼓励小杰多接触同伴。引导小杰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让他逐步得到同伴的认可和接纳。
(4)与家长保持联系。充分了解小杰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根据家长对小杰的情况的讲述、希望达到的目标及小杰自己的目标,坚持个别化原则,制定相关辅导方案。
(5)让小杰做老师的小助手。一来可以改善小杰注意不集中、缺少耐性的情况;二来可以增强小杰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