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作为一个初二班主任,我总为一些学生担心,尤其是张强同学。他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他对是否继续留在学校读书正进行着思想斗争。张强是一个内向的学生,在家中排行老三,他的哥哥和姐姐没有一个读完中学,他的父母也没有中学毕业,他的家庭对他的读书没有提供什么帮助。目前,张强的主要问题是经常旷课,结果最近一次期中考试中,他有两门主课没考及格。当我找他谈话时,他告诉我:在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在学习上就遇到了麻烦,而且感到很无助。他开始觉得自己笨,而且越认为自己笨就越不愿意努力,因为既然不行干吗还要努力呢?由于不努力,他变得更落后,这也使得老师认为他很笨,并把他作为笨学生来对待,如给他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或者最后干脆把他编到“差班”去,于是,他开始不来学校了,而当时老师除了把他不来上学的事情告诉他的家长外,什么努力都没有做。他曾经回到学校一段时间,那只是因为不让老师再找家长的麻烦,之后他就经常不去学校了。我问他,如果辍学了他会做什么,他说他的哥哥姐姐都辍学了,也都找到了工作,哥哥做建筑工,姐姐在宾馆做招待,他们不但有钱花,而且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没有完成中学学业而刁难他们。他也想去做工,他可能会买一辆汽车四处游玩。他认为以前别人所说的辍学可能会带来许多糟糕的事情其实都是撒谎,因为学校无法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在学校只是浪费时间。

试分别用行为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张强同学为什么想辍学。(7分)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结合行为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对张强同学想辍学的原因分析如下:

①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的联结中,个体习得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案例中张强在学习上遇到了麻烦,开始觉得自己笨,而且越认为自己笨就越不愿意努力,这也使得老师认为他很笨,并把他作为笨学生来对待,如给他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或者最后干脆把他编到“差班”去。在这样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下张强变得更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不能给他带来成功。

②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观察性学习。参与性学习是指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观察性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

案例中张强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都辍学了,也都找到了工作,哥哥做建筑工,姐姐在宾馆做招待,他们不但有钱花,而且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没有完成中学学业而刁难他们,就想辍学打工,正是观察性学习的体现。张强在学校学习中,没有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也没有感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关心,因此就认为学校无法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在学校只是浪费时间,正是参与性学习的体现。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