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其中处于( )水平的儿童已能理解维护家庭或社会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和表面的结果。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21年6月20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作出判断,并解释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根据被试的回答,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小丽是一个从小被抛弃、遭欺凌、从未接受过爱的孩子,小洁一直成长在充满爱的家庭,她们二人在“助人为乐”的社会规范中具有不同的体验。小丽对这一社会规范的价值认同存在着( )。
社会规范认同具有自觉性、服从性、稳定性的特点。( )
提倡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培养学生道德思维,促进道德水平向高一阶段发展的儿童的心理学家是( )。
丽丽上课屡次迟到,学校责令她写保证书督促其改不良习惯,学校对丽丽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
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应该偷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