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作为实践中常用的课程评价模式之一,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7年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评价。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斯克里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1)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2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强调课程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结果之外,还要关注非预期结果,并且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这是( )。
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由于其教育评价理论的卓越贡献,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是( )。
目标评价模式是由有“当代课程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提出的。( )
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而对各种可供选择的课程计划进行评价,这样的课程评价称为(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